
国际商报记者 白舒婕 魏桥
松花江畔,北国春城,寒意渐浓却挡不住合作热潮。11月10日,中国吉林·新加坡经贸合作对接会在长春举行,新加坡经济发展局、企业发展局代表齐聚一堂,与吉林省近32家优质企业深度对接,并实地走访考察修正集团、金赛药业及长春新区,标志着双方在今年9月闭幕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缔结的合作纽带,正转化为携手共进的新动能。
吉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场务实高效的对接会,是第二十五届投洽会成果落地的生动注脚,更是投洽会架起跨区域合作桥梁、助推吉林与新加坡合作共赢的精彩缩影。
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,第二十五届投洽会成为吉林与新加坡“一见钟情”的“鹊桥”。吉林省高度重视、深度参与,精心打造160平方米的特色展馆,以“展示特色产业,发现吉林商机”为主题,集中呈现人参、光电信息和生物医药三大领域的优质产品,凭借绿色创意的设计荣获投洽会“绿色创意展洽融合展台优秀案例”优秀奖。展会期间,吉林代表团马不停蹄参加了40场次活动,通过展览展示、经贸洽谈、招商推介等多元形式,向全球发出“投资吉林”的诚挚邀约。
其中,吉林人参产业的亮相成为引爆合作的“助推器”。8家省内知名人参企业携50款精深加工产品集中参展,通过多感官体验向2500余位客商全方位展现“世界人参看中国,中国人参看吉林”的产业魅力。这份独特的产业吸引力,成功吸引新加坡鸿信国际的关注,双方在展会期间展开深入接洽。“投洽会期间,新加坡鸿信国际到吉林展位了解人参产业,当时展位聚集了8家人参领域的投资企业。经过展会上的交流洽谈,我们与鸿信国际后续进一步沟通对接。”吉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,通过鸿信国际的引荐,吉林省与新加坡经发局建立起联系。
据悉,吉林省代表团借助投洽会这一国际化平台,打造了一系列既“小而美”又“专而精”的“投资吉林”活动,重点推介优势产业,广泛接触境内外客商,取得投资促进与经贸合作双重成效。此次举办的吉林·新加坡经贸合作对接会既是“投资中国”系列活动之一,也是吉林省巩固拓展本届投洽会成果、延续“投资吉林”品牌系列活动理念的关键一环。
凭借优质的产业基础和积极的推介策略,在第二十五届投洽会上,吉林省共洽谈项目32个,意向引资总额近51亿元,成果丰硕。吉林省商务厅报送的《多措并举促进外资增量提质》被商务部评选为促进外资工作的典型案例,与北京市、上海市、福建省、重庆市共同入选《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25》,进一步将“投资吉林”品牌从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量”。
为精准掌握各成员单位的参会实效,本届投洽会结束后,组委会立即开展了系统的成员单位回访,旨在充分发挥投洽会作为长效服务机制的平台作用,促进精准对接的延续与深化。在吉林省回访期间,组委会了解到吉林省希望对接新加坡企发局的合作意向,随即协助对接并成功邀请新方赴吉参会。
这份跨越山海的合作,离不开投洽会全链条的精准服务保障。在投洽会组委会的桥梁搭建和厦门市妇女联合会的细致服务下,吉林省代表团参会参展各项工作顺利开展,成效显著。作为双向投资促进的重要载体,投洽会早已超越单一展会的意义,成为连接资源、促成合作、赋能发展的长效平台——吉林与新加坡的合作故事,正是其平台价值的生动诠释。
近年来,吉林省与新加坡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。目前,新加坡已成为吉林省第八大外资来源地和第九大出口市场,累计投资13.4亿美元;今年1—9月,吉林对新加坡进出口额达14.8亿元,同比增长7.9%,其中出口12.9亿元,同比增长2.6%。随着此次对接会的成功举行,双方在生物医药与健康、汽车制造与新能源、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等优势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。
投洽会组委会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从鹭岛结缘到北国深耕,投洽会见证的不仅是一场跨区域的经贸合作,更是中国各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在投洽会的持续赋能下,吉林与新加坡的合作必将枝繁叶茂、硕果累累,书写更多双向奔赴、共促共赢的精彩篇章。
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